0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體內胰島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異常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臨床典型表現為多尿、多飲、多食及體重減輕,并可并發眼、腎臟、神經、心腦血管等組織的慢性損傷,病情嚴重時可發生急性代謝紊亂,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
02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長期高血糖不加以控制會導致各種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從頭到腳、由內到外,從肉體到精神幾乎無一幸免,隨之而來就會為治療各種并發癥而支出高額的醫療費用,最后,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臨床實踐和研究均認為,嚴格、個體化的控制血糖可能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03
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
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小于7.8 mmol/L。若平時體檢查血糖時高于這些數值,應進一步篩查糖尿病。
04
有哪些早期癥狀提示可能得了糖尿病?
1. 反復生癤長癰、皮膚損傷或手術后傷口不易愈合;
2. 下肢麻木、燒灼感;
3. 皮膚瘙癢,尤其是女性外陰瘙癢或反復泌尿系感染;
4. 不明原因的雙眼視力減退、視物模煳;
5. 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減退、勃起功能障礙;
6. 過早發生高血壓、冠心病或腦卒中;
7. 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顯蛋白尿),若出現以上癥狀,盡早到醫院篩查糖尿病。
05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 年齡 ≥40 歲;
2. 有糖尿病前期( IGT 、 IFG 或兩者同時存在)史;
3. 超重( BMI≥24 kg/m 2)或 肥 胖( BMI≥28 kg/m 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 ≥90 cm ,女性腰圍 ≥85 cm );
4. 經常久坐不動;
5. 一級親屬中有 2 型糖尿病家族史;
6.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7. 高血壓,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 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9.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0. 血脂異常,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11.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
12. 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郁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在上述各項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及中心型肥胖是 2 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其中 IGT 人群每年約有 6%~10%的個體進展為 2 型糖尿病。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沒有任何癥狀,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因此,對于以上提及的高危人群,宜及早開始進行糖尿病篩查。
06
如何診斷糖尿???
若有糖尿病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加上隨機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葡萄糖負荷2小時血糖≥11.1mmol/L,即可診斷為糖尿病。若無糖尿病典型癥狀(三多一少),若隨機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葡萄糖負荷2小時血糖≥11.1mmol/L,需要改日復查,若復查后以上任意一項超標,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07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標是多少?
不同的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標有差別,對于普通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他們的血糖控制標準如下:
空腹血糖4.4-7.0mmol/L
非空腹血糖<10.0mmol/L
糖化血紅蛋白<7.0%
08
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許多被確診的糖尿病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病可以治得好嗎?」。以目前的科學水平,糖尿病還沒有根治的辦法。
臨床研究發現,占糖尿病超過90%的第2型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疾病,是由遺傳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相互影響,導致身體的胰島素無法讓血液中的葡萄糖帶進肌肉、脂肪等組織和細胞內儲存或運作,以致血液的葡萄糖濃度升高,變成糖尿病。當病因不明確的時候,我們暫時沒有根治的辦法。
盡管現實有點令人沮喪,但希望仍在,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方法和藥物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監測和控制,減少近期和遠期的并發癥,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也就是說盡管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在科學方法的幫助下,大部分糖友依然能夠做到“身帶疾病,良好生活”。
而且近年來醫學科學家研究的胰腺移植、胰島移植或干細胞移植療法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這些研究隨著不斷深入研究,有望成為臨床糖尿病治療新手段,甚至有治愈的可能。
09
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之一,尤其是那些準備或者已經成為父母的患者,更關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會被遺傳上糖尿病。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還是需要簡單了解一下糖尿病的分類和簡單得病機理。
因為糖尿病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各個類型遺傳傾向(也就是遺傳的可能性)不同。在我國,超過90%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此外還有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很復雜,至今還沒有徹底被闡明。
目前公認的觀點是,2型糖尿病是在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在發生的。也就是說,如果具有容易致病的基因,再加上能夠促進發病的客觀條件比如肥胖、高脂高糖飲食、缺乏運動等,就等于雪上加霜、更加容易真正患病。反之,雖然具有易感基因,理論上說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數倍,但也不是無法避免的。
如果能夠在生活中始終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盡量減少不利的外界因素,還是可以降低發病風險或者完全不發病。
在特殊類型糖尿病中,有的就絕對與遺傳相關。比如MODY(青少年發病的成年型糖尿?。┚褪怯赏蛔兊闹虏』蛩拢绻改钢幸环骄哂性撝虏』?,那么他們的孩子就存在著1/4或1/2甚至更高的發病幾率。
10
首先,糖尿病是一種與多種因素,如遺傳、肥胖、自身免疫力缺陷等有關的內分泌代謝病,目前患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認為是在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體出現了胰島素的絕對缺乏或相對不足,最終使血糖升高。因此,并不是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糖。
另外,醫學上的“糖”和老百姓說的“糖”不完全相同。在醫學概念里,“糖”是指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如淀粉類)、雙糖(蔗糖)和單糖(葡萄糖、果糖)等。而老百姓平時說的“糖”,特指家里做菜用的白糖、花花綠綠的糖果,以及甜度較大的食物等,這些中含有的多是單糖或雙糖。我們每天進食的米面就是多糖,如果說要“不吃糖”,那就連米面也不能吃,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其次正常量的糖分是維持機體功能所必需的,是機體的能量來源,不能因為已經得了糖尿病想盡快把血糖降下來就不再攝入任何糖分,否則適得其反會造成體內營養缺乏,破壞身體平衡。
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血糖情況,每天攝入適當的碳水化合物(糖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綜合管理,控制飲食只是一部分,而控制糖分又只是控制飲食中的一個環節,大可不必“談糖色變,畏糖如虎”。
11
控制糖尿病,主要從5方面著手,即糖尿病防治的“五駕馬車”,分別為:
1.教育與心理治療:將每天日常的自我監測和訓練與生活相結合,及時解決可影響治療依從性的社會心理問題;
2.飲食治療:力求達到并維持較好的代謝水平,防治慢性并發癥;
3.運動治療:合適的運動方式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維持健康體重,改善代謝水平;
4.藥物治療:降糖、降壓、調脂等,如有并發癥還應針對并發癥采取治療;
5.監測:包括血糖、血壓、血脂、體重以及并發癥方面的監測,提倡血糖和血壓的自我監測。
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心理健康和積極預防糖尿病并發癥。